2021年3月4日,由鵬城實驗室網絡空間安全研究中心舉辦的工業互聯網智控系統技術研討會順利落下帷幕。此次研討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方濱興、桂衛華、廖湘科、王耀南四位院士出席,中電六所匯報了前期對工業互聯網場景下工控系統需求及發展趨勢的調研成果,實驗室“鵬城生態”項目組匯報了對于工業互聯網專用芯片和操作系統的研究設想,電子科技大學(深圳)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軍闡述了工業軟件集成框架的技術需求和發展思路,國防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等院校多位智能控制領域的專家也受邀參加了研討。麒麟軟件作為操作系統代表企業受邀參會并參與研討。麒麟操作系統首席科學家吳慶波教授主持本次會議。
作為項目責任院士及本次研討會的邀請人,方濱興院士對項目組前期調研收獲表示認可,并站在國家使命角度指出工業互聯網的研究應直面國際競爭,借鑒Windows、Linux抗衡Unix體系的歷史,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里嘗試通過開源、開放的橫向技術路線打破國際權威企業的縱向技術壁壘和市場壟斷。
作為自動控制領域資深專家,桂衛華院士認為我們國家對工業互聯網的重視應首先落實到具體的、可見的成果上,各體系的PLC具有本質上的共通之處,具備使用通用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建立共性平臺的可能性,但工業軟件作為各公司幾十年工業領域的經驗積淀,才是我國實現工業智造產業升級的重中之重,任重道遠。
廖湘科院士全程遠程參會,發言中對項目組延續“AL生態”(ARM+Linux)的發展思路和成功經驗提出希望,建議以建設開源、開放的工業互聯網生態為目標,不要局限于PLC,而是圍繞5G、ARM、RISC-V和開源操作系統,研究統一的通信、統一的芯片體系、統一的軟件平臺,交給工業領域評估使用。
王耀南院士是我國機器人控制領域著名專家,他希望鵬城實驗室能發揮牽引作用,組建包括信息系統專家、控制系統專家和工業現場專家的高水平研究團隊,將信息系統先進技術與工業現場需求緊密結合、共同發展。
從2018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寫入,到2019年明確指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到2020年“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再到2021年“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工業互聯網”連續四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是國家科技創新領域重要產業方向。
隨著工業互聯網環境對管理和控制一體化需求的不斷升級,工業互聯網正日益走向開放、互聯、互通,工控系統設備、網絡、控制、數據等方面的安全隱患充分暴露、風險凸顯。操作系統既是工業互聯網的第一道門戶,也是其網絡信息安全的薄弱環節。
麒麟操作系統依托自身技術,完全滿足用戶對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需求。在應用層,提供應用可信環境,構建安全終端環境;在支撐層、傳輸層,感知層,麒麟操作系統均可提供相關安全隔離和強制訪問控制等技術,打造安全工控系統。目前,麒麟操作系統已成功護衛多個工業互聯網產業環境,在交通運輸、電力信息等多個關鍵領域為用戶的安全保駕護航,有效確保用戶工控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麒麟軟件以安全可信操作系統技術為核心,旗下擁有“銀河麒麟”、“中標麒麟”兩大產品品牌,既面向通用領域打造安全創新操作系統和相應解決方案,又面向專用領域打造高安全高可靠操作系統和解決方案,現已形成了服務器操作系統、桌面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麒麟云等產品,能夠同時支持飛騰、龍芯、申威、兆芯、海光、鯤鵬等國產CPU。堅持開放合作打造產業生態,為客戶提供完整的國產化解決方案。
撰稿:彭艷華 攝影:陳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