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態”?你有很多的合作伙伴,來跟你一起做一件事情。
鄭州市鄭東新區智慧島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中標麒麟、達夢數據庫、南大通用、東方通等132家生態與行業企業的216個軟件,集中在中央機房里“千錘百煉”,不斷提升性能、參數等指標,直至“棱角”被磨平,適配華為鯤鵬芯片。“河南作為最早參與華為生態的合作伙伴之一,已累計發放華為鯤鵬芯片適配證書90份,數量居全國第一方陣。”黃河科技集團董事長李亞東說。
體驗黃河PC機
這種“生態”對河南來說,意味著什么?“軟件企業可以來河南參加‘考試’適配華為鯤鵬芯片,并獲得‘畢業證’。” 華為河南公司總經理楊惜琳說。據悉,這張“畢業證”,首先是一張在華為公司內通用的“合格證”,意味著軟件企業可適配基于華為鯤鵬芯片的國內所有自主品牌服務器和PC機;其次是一張在河南范圍通用的“許可證”,相當于軟件企業獲得安裝在河南自有品牌“Huanghe”服務器“內存里”和PC機“桌面上”的授權。
據預測,到2023年,中國計算產業投資空間1043億美元,接近全球的10%,是全球計算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增長引擎。在數字化浪潮推動下,基于新一代計算平臺的IT企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華為公司打破企業邊界,開放生態、賦能伙伴,共同做大計算產業。
5月11日,在中原鯤鵬麒麟聯合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軟件測試、優化、場景模擬實驗等。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河南“Huanghe鯤鵬”生態正在逐步形成:鄭州智慧島,有著“數山”“云嶺”和“碼崗”建筑的鯤鵬軟件小鎮規劃建設;許昌城鄉一體化示范區,“Huanghe”服務器和PC機的量產步伐加快;新鄉高新區,太極、金蝶、東軟等25款軟件貼上“河南創造”的原產地標簽。
“這將是一個新的里程碑。”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長星說,此舉將有力加速河南“新基建”發展,推動河南構建“芯屏端網”產業集群,成為全國“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標兵。
文章節選自河南日報
欒姍/文
王錚/圖
胡楚云/視頻制作
彭長香/編輯